暑期是安全青少年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。 如何放心和安全过暑假?本期记者整理了关于未成年人安全上网、过暑警惕高考诈骗和谨记防溺水的假安记知识,让学生们安全过暑假。全知
检察官支招
让孩子安全上网
漫长的识谨假期如何让孩子“安全”上网,防止孩子们无节制网游、安全过度消费……这是过暑很多家长关心的话题,而家长和孩子们的假安记多次斗智斗勇中,以家长告败居多。全知
据了解,识谨今年以来,安全仅雅安市检察机关受理的过暑9至12岁中小学生因擅自充值网游案件就有7起,导致家庭财产损失10万余元。假安记因此,全知愉快的识谨假期除了要加强孩子的生命安全教育外,还应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安全。对于孩子的假期,检察官表示,应该给予孩子更多陪伴、更多关爱、更多享受。
检察官建议: 孩子接触网络游戏,也是增长见识、拓宽知识的一种途径,家长不能一味地拒绝、制止,而是需要分享、控制。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?从家长做起,适度使用手机,培养体育、文艺、劳动等兴趣爱好;不将自己的微信或者身份证信息给孩子打游戏,引导孩子用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从正规网站下载网络游戏,控制玩耍时间,分享游戏心得;借助网络外力,关联孩子手机号码或游戏账号,隐形监管孩子游戏时间和限额消费;保护好家庭财产账户安全,具有支付功能的微信、支付宝等APP,银行账号、交易密码等重要信息不要让孩子知道;建立良好亲子关系,理性对待孩子犯错,不要一味指责孩子,告知孩子冲动消费后要及时沟通,便于父母留证止损。
高考结束
谨防招生诈骗
听说我同学已经拿到定向招生的“内部指标”了,不知道怎么弄的……高考结束,某些不法分子就开始蠢蠢欲动了。他们利用非法途径获取大量考生及家长信息,以谋取钱财为目的进行诈骗,“关心则乱”的考生和家长容易上当受骗。以下诈骗套路,请了解。
1.混淆学历类型招生诈骗。骗子利用当前高校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情况,故意混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、成人高等教育、现代远程教育等的区别,把考生介绍到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之外的其他办学机构学习,从中敛财。
提示:普通高校招生需要通过正规渠道报名考试、填报志愿、投档录取。
2.“帮助录取”诈骗。骗子利用考生提供的身份证号、准考证号等信息,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,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,钻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。
提示:高考录取工作严格按照录取规则,依据考生高考成绩和志愿进行录取,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,不打招呼、不找关系、不递条子,也要按规定投档和录取。
3.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。骗子伪造录取通知书,诈骗考生钱财。
提示:录取通知书由招生高校直接邮寄给已录取考生,接收录取通知书时无须向任何人或单位缴纳任何费用。对莫名收到的录取通知书,要上网查询确认录取结果。
无论是哪个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助,不应要求学生到ATM机或网上进行双向互动操作。如有类似要求的,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,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,以免上当受骗。
掌握防溺水知识
让孩子安全度假
暑假是青少年溺水意外高发期。据统计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“第一杀手”。家长如何预防孩子溺水?以下8个防溺水要点,家长们要牢记。
不要私自下水游泳,家长时刻看护;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;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,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;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,有可能被呛住;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,防止呛水窒息;教孩子学习游泳,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;不到不熟悉、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不熟悉水性、水下情况不明时,不要擅自下水施救。
如果遇见有人溺水,该如何施救?
如果发现有人溺水,首先要大声呼救,叫更多的人来帮忙;发现溺水者后,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,如绳、木板、救生圈等,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作绳索;需要下水救溺水人的时候,一定要大声告诉他,不要惊慌,有人在救你;下水救人时,不要从正面接近,防止被溺水者抓、抱;若被抱住,应放手自沉,溺水者便会放开;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,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,然后握其右手,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,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;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,不应轻易下水,应呼救或报警。
记者 李晓明
名 称必填
邮 箱选填
网 址选填
评论专区